Search

【孩子瘋狂不要!這招一秒破解】
#特效藥 #蒙特梭利理念 #聊教養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孩子瘋狂不要!這招一秒破解】
#特效藥 #蒙特梭利理念 #聊教養

之前有提到孩子在兩三歲時,一直說不要的原因

既然孩子想要的是「展現不一樣」與「別控制我」的感覺

我們就運用這個心理,去對付它

在之前的文章【能讓孩子思考 又做你想叫他做的事】中有提過

可以把『命令句』改為『提問句』

像是

「童童~吃飯前要做什麼?」而非「童童~去洗手!」

這樣一方面孩子可以思考什麼時機點該做什麼事情

另外一方面,可以降低孩子有被命令/控制的感覺

當然!孩子一定會回答

「要洗手」

你放心!講歸講

10次裡面有9次不會去洗手!

不過這是好的開始

至少孩子有在動腦

他知道他該做些什麼

只是想不想做而已

所以這時,就是給孩子


〖 有限制的選擇 〗


也就是讓他二選一

這個方法的大原則是

『一樣的結果,不同的方式』

像是剛剛吃飯前希望童童去洗手的例子

就可以這樣問他

「童童~你要自己去洗手?還是我抱你去洗手?」

或是

「童童~你要自己穿鞋?還是爸爸穿?」

「童童~你要自己穿衣服?還是我幫你穿?」

給他選擇的權利,來達到你希望他做的事情

大多時候,孩子會很開心自己可以選擇

這樣會讓他覺得,是他自己做的決定

不是我們命令他


不過有時候,還會聽到「不要」

這個時候,其實孩子只是下意識的想講「不要」而已

根本不是真的不要!

所以你可以溫柔的再詢問他一次


建議二選一的選項,有一個選項是孩子可以自己做

因為孩子就是想要證明自己不需要我們

他們非常樂意自己動手做

另外一個原因,也是蒙特梭利的教育核心

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」

假設孩子真的不會,還是可以給他們這個選擇

然後跟他們說

「你自己先試試看,不行可以找我幫忙」

也會讓他們學到,尋求協助也是一種方法

這邊也要特別提醒

給選擇的時候,不能是處罰的選項

像是

「你要去洗手嗎?還是去罰站?」❌

「你要吃完飯嗎?還是不要玩玩具?」❌

有處罰的感覺,會與孩子產生對立

會更有控制他們的感覺

孩子會更加反抗


我必須老實說

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

前幾天光是想選擇題就超級燒腦

不過效果非常驚人

當你理智線快斷掉的時候

深呼吸~

這是他們發展的必經過程

就像小時候他們在學爬行、學走路時一樣

我們現在也該溫和且開心的陪他們一起成長

不是生氣、責罵他們

越快幫助他們

他們的「自我認同危機期」就越快結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先生⬇️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-3 助教 太太⬇️ 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 全面在家蒙特梭利、正向教養、薩提爾對話 分享教養過程中的實戰Live與夫妻日常、旅遊、開箱
View all posts